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教融合育新才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一党支部
“双带头人”示范引领成果展示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一党支部2021年入选省级样板支部,2024年入选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精准服务四川省新能源先进材料产业,扎根乐山千亿绿色硅谷发展需要,以硅材料制备技术专业为核心组建省级“双高”专业群,先后建成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专业,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引领全国光伏新能源专业发展,为新能源产业开发输送了生力军。党支部实行师生混编模式,现有教师党员13人,支部书记由市级优秀教师、专业群带头人梅艳老师担任。
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能源强国战略需求,明确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的新能源材料领域高技能人才使命。凝练并践行“责承硅谷、阳光铸魂、勤实敬献、卓越致新”的支部核心价值观,形成“四共”支部工作法,着力建设“强国行”专项行动“阳光匠心”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一体化协同发展,被《中国教育报》《乐山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接待各级政府、高校、企业等参观学习每年上千人次,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联合共践强国路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党建联建“四共”新范式。在组织“共建”层面,支部坚持以党建赋能发展,通过组织搭台、党员带头的方式,先后与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党组织建立结对共建关系,双方实行党建联建、人员互聘、活动轮办机制,组织开展多次共建交流活动,推动学校党员教师与企业党员工匠围绕晶硅光伏产业发展开展深度探讨。在人才“共育”过程中,支部与地方政府、职业中学及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建成绿色硅谷产业学院。积极实施校企协同、工学结合的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阳光工匠”毕业生。在技术“共研”领域,校企共建创新工坊、技能大师工作室,选派优秀党员、技能人才、研发能手共同开展光伏项目孵化与技术攻关。发展“共促”方面,支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深度合作,设立全国首个硅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共同建设科研平台,引进高层次科研与教学团队,建成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支持的实践基地与培训基地,全方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乐山实现“千亿绿色硅谷”建设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供教育服务,匠心共育强国智
立足文化根基,塑造阳光匠心党建品牌。以人为本,以文化人,融行业特色确立“阳光匠心”党建品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并实践“三全育人”育人体系,确立“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精技立业、研创赋能”的育人理念,以“阳光绿色工匠”为育人思政主线,融入“绿色低碳、科技自强、产业自豪”“小电池、大能量、大作为”等育人思政元素,构建了“思政融入、育训融通、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创设了“项目驱动、实境历练、三师共育、职业评价”的工作坊式教学模式。聚焦“工匠精神”和“技能创新”两条主线,以“阳光教育”理论为指导,聚焦产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核心素养与能力需求,创造性将产业技术领域技术研发项目、产品开发项目、工艺改善项目设计为教学载体,创设了学生自主探索、实施合作探究、互促共进的“阳光课堂”,培养阳光工匠。

紧扣产业脉搏,搭建技能培育服务闭环。聚焦地方产业需求,牵头承办乐山市晶硅光伏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晶科能源等企业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服务中小微企业超20家;同步推进中高职衔接、新能源科普等公益教育项目,构建“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产业支撑”闭环。在国际服务领域,依托教务团队开发储能材料国际教学标准,牵头坦桑尼亚“新能源工程技术员”职业标准建设,筹备中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分院教学工作,实现“本土教务经验—国际标准输出”的价值延伸,以教务服务实效助力乐山“千亿绿色硅谷”建设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

推动科技赋能,创新共筑强国梦
聚焦地方经济建设,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聚焦光伏,主动融入乐山绿色硅谷发展战略,建立太阳能研究院等4个科研平台。围绕硅废利用技术主动攻关,成立设立老、中、青三级党员示范岗,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针对硅片切割“卡脖子”技术,与企业开展校企技术攻关小组,校内建立中试线,选派优秀党员师生参与试验研究。专项行动以来,支部党员申报科研教改课题10项,完成成果转化3项,相关研究成果在企业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汇聚产业发展智慧,推动科研实践成果深度融合。设立博士党员领衔的科技创新社团,开展“一生一创意、一生一作品”研创实践,激发创新活力,指导学生“S3—School”建筑创新设计作品进入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SDA设计挑战赛总决赛,“彝冠”项目荣获2024年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奖。近年来,支部党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出版教材10部;指导的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80余人次。

深化实践育人,知行共促强国行
丰富实践育人载体,营造特色实践活动新生态。以“阳光工匠”为培养目标,构建“太阳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开展“阳光工匠”成长路专题讲座,邀请模范、企业工匠进校园,强化职业素养与家国情怀培养。开展专业文化浸润活动,开设太阳文化赏析课程。开展“阳光工匠杯”篮球赛体育强基活动。结合新能源行业特点,狠抓以专业为依托的阳光DIY社团活动和双创工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支部与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开展“童心向党,绿色伴我成长”科普进校园活动,将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勇担时代使命,打造兼具精湛技艺与赤诚匠心的新时代阳光工匠队伍。


立足实习实践育人,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堂。举办“企业开放日”,每周安排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深入企业参观企业党建文化馆。将党建元素深度融入实践过程。在“车间课堂”环节,设置“党员先锋岗”示范讲解,由企业党员工程师带领学生参观硅料智能制造生产线。开展“红色岗位体验日”,学生在体验质检、技术等岗位工作的同时,参与企业党支部组织的“质量攻坚”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完成实践任务。开放企业创新实验室时,同步展示党员领衔的研发项目成果,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后召开“党建引领・匠心筑梦”分享会,邀请企业党员高管讲述奋斗故事,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相结合,厚植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下一步,党支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和业务“双带头”作用,深化“四共”党建模式,践行“责承硅谷、阳光铸魂、勤实敬献、卓越致新”的支部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强国行”专项行动“阳光匠心”品牌,持续提升党支部的引领力、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培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所需人才,为能源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图文:梅艳
审核:武术、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