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

服务指南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师新闻

《乐山日报》有效整合资源 培养新型高技能人才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07
乐山日报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创新特色求发展,面向社会,为地方经济服务”是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遵循的办学指导思想。几年来,学院有效整合资源,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对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倍受欢迎,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高职教育带来了紧迫的任务,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从2002年4月成立以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学院紧贴地方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实用、够用为原则,根据各专业的从业要求及专业特点,建立起各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人文素质教育及专业拓展课程等几个模块,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专业领域的必备知识。目前,学院专业由建院时的7个发展到18个,形成了以护理、数控技术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主,文、理、工、管相结合的专业结构,注重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在校大专学生总数为6149人。同时,学院还注意抓好教材建设工作,严把教材使用关,坚持优先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十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使用比例大于60%;并注重自编教材开发,近年来教师主(参)编出版的教材30本、自编教材3本。

  在此基础上,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结合为基础,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产学研结合方式,三年制普通高职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在校外实习时间为一年,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培养人才的制度和规范。学院还积极采用“订单式”培训、实习与就业联动等方式,把学生实习与毕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力实施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并根据各专业的实践性、综合性要求,构建了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职业工种实训、顶岗综合实习、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训练体系,逐步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并增设了前沿学科课程。近两年来,学院必修实践课开出率达到95%以上,应届毕业生职业技能参考率达到85.37%,参考学生获证率达91.06%。近3届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参考学生通过率为88.40%;参加英语考试等级考试,参考学生通过率为51.51%。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党校、团校为载体,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了《推优入党实施细则》,扎实做好推优入党工作。近3年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2854人,其中1925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313名作为党的发展对象,208名被吸收为中共党员。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依托一、二课堂教学,利用形式多样的载体,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校园文化、科技、艺术、体育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学生团体获得4个“省级先进集体”称号,4名同学分别获得“全国三好学生”、“全国优秀学生干部”和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之星”荣誉称号,学生个人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7个。学院还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建了院系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完善了心理危机干预五级网络,确保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后争取“国家助学奖学金”、“四川省政府助学奖学金”、“乐山市栋梁工程助学金”等资助金共计93.87万元,让750余名学生受到了不同类别和不同等级的资助或奖励,使贫困家庭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早日走上成才之路。

  高质量的办学体系,确保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2005年,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48%,其中会计电算化、应用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为100%;200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1.11%。从学院近3年对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来看,就业学生的称职率为93.43%,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今后的发展中,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同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和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合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急需人才。

  (本报记者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