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

服务指南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师新闻

《乐山日报》迎评促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书新篇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03

乐山日报

  12月9日至16日,教育部将对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多年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中职、高职并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模式,以培养地方经济实用的高层次人才为主要任务,不断向学科齐全、功能完善、条件优良、实力雄厚的地方性、社区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奋进,学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乐山实施“四川经济强市”和“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贡献出了积极的力量。

  据了解,2002年4月,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3所“国家级重点中专”——乐山卫生学校、乐山财贸学校、乐山工业学校合并组建,学院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隶属乐山市人民政府管理。多年来,学院在省教育厅,乐山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创新特色求发展,面向社会,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办学,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瞄准省内一流,力争部分领域在同类院校中领先,形成特色鲜明、较为成熟和规范的高职教育模式,办学总规模达到10000人左右;基本建成主校园,实现办学相对集中,使学院成为功能基本适应,学科基本合理,特色较为鲜明,实力较为雄厚的地方性、社区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乐山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支持”的学院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不断迈进。

  2005年7月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进一步明确,教学质量意识深入人心。通过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专任教师从2005年的274人增至317人,副教授、高级讲师以上教师从58人增至70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183人,聘请有中科院成都分院及四川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14人为学院客座教授。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学院占地385.04亩,其中校本部351.24亩,附属医院33.8亩;引资750万元修建了95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教学仪器设备从2005年的686.02万元增至2904.12万元,教学用计算机从657台增至1342台,图书从26.6万册增至50.22万册,拥有多媒体教室20间,语音室4间,实验实训室93个。政府财政对学院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正常经费拨款从2005年的936.63万元增加至今年的1500万元;2006年12月,市政府将乐山市中医院、乐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划拨给学院作为直属附属医院,不仅加强了学院的师资力量和仪器设备,而且为教学实习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合理设置专业。目前,学院专业由建院时的7个发展到18个,形成了以护理、数控技术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主,文、理、工、管相结合的专业结构和以高职专科为主体,以中专为补充的办学层次结构。同时,学院积极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结合为基础,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产学研结合;采用实习与就业联动的方式,把学生实习与毕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实施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近两年来,学院应届毕业生职业技能参考率达到85.37%,参考学生获证率达91.06%。学院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一、二课堂教学,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校园文化、科技、艺术、体育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完善了心理危机干预五级网络,确保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学生成才打下了良好基础。2005年和2006年,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0.48%和91.11%,且称职率为93.43%,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已逐渐成为乐山市职教战线的“龙头”,学院党政工团先后荣获“乐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西部名校”、“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绿化工作先进集体”、“教育教学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教育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目前,学院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期,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学院计划利用五年时间,构建合理的、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框架,形成以高职教育为主干、兼顾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格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度、专业知识宽泛、应用能力强、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深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乐山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报记者 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