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生物医药学院积极响应省教厅安全稳定与信访处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课前三分钟”反诈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并结合我校近期连续发生的两起电信诈骗案件,面向在校和实习同学开展了一场以“防范电信诈骗”为主题的“课前三分钟”反诈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反诈骗意识,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
活动伊始,全体同学观看了“断卡行动校园安全教育警示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解析,使同学们对电信诈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警觉。


随后,学院辅导员向同学们通报了我校本周发生的两起典型电信诈骗案例。第一起案例涉及我校学生沙某某,她因在网上寻找兼职被要求充值,先后转账5000元后,平台关闭,意识到被骗。在寻求挽回损失的过程中,沙某某再次遭遇冒充警察的骗子,又转账近3000元,累计被骗金额达1万余元。第二起案例则是我校学生赖某,在售卖游戏账号时,被骗子诱骗至虚假交易平台,并支付了2000元保险费用,随后又被要求支付5000元解冻资金,最终意识到被骗并报警。这两起案例的发生,再次为同学们敲响了防范电信诈骗的警钟。

紧接着,辅导员向同学们传授了防范电信诈骗的小贴士。包括牢记“凡是提到安全账户的、凡是让你刷单赚钱的、凡是主动向你退款的、凡是贷款让你先交钱的、凡是索要短信验证码的、凡是让你点击陌生链接的、凡是帮助修改征信记录的、凡是主动帮助提升征信的,都是诈骗”等口诀;提醒同学们陌生电话要谨慎接听,涉及钱财的事情一定要多方核实对方身份;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不随意在网上填写重要信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不贪图小便宜,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承诺的高额回报。

活动最后,辅导员还带领同学们一起朗读了防诈宣传标语,如“诈骗手段万万千,捂紧钱袋不沾边”、“电信提醒要转账,十有八九要上当”、“密码账号保护好,一旦泄露钱遭殃”等。这些朗朗上口的标语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防范电信诈骗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防范意识。
通过此次“课前三分钟”反诈宣传活动,生物医药学院的同学们对电信诈骗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防范小贴士和宣传标语,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同时,学院也将继续加大反诈宣传教育力度,携手同学们共同筑牢电信诈骗的“防火墙”,为创建平安校园贡献力量。
图/文:张俊
编辑:黎缘
审核:徐娇
2024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