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上午10时30分,信息中心组织召开信息化项目第二包建设情况专题会议。信息中心、教务处、学工部、科研处、人事处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以及信息化项目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会。建设方代表就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成果作了全面汇报。

会上,信息化项目建设方系统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框架与实施进展,强调项目建设严格遵循招标参数要求,建设中明确了设备具体型号,细化项目清单,确保部署工作规范有序。此次建设通过信息平台与数据交换服务,项目实现了数据的持续丰富与迭代更新。建设方代表在汇报中重点突出了数据接口服务平台与API中台在数据中心接口调用中的核心作用,并展示了自动化表单、门户系统及融合门户在提升教学与管理效率方面的应用成效。在数据可视化方面,此次项目建设构建了数据仓库与分析大屏,有效地增强了数据展示与分析能力。同时此次的网络安全建设作为同时进行的重点内容,涵盖了一体化运维与网络态势感知防护体系。最后,建设方总结了项目在不同角色中的应用成效,并提出下一阶段将聚焦数据质量提升、系统功能优化与网络安全策略调整,持续完善信息化建设。
党政办王主任在发言中强调了数据仓库监控面板与大屏在高校管理中的价值。他指出,这些工具为学校领导层提供了实时数据监控与管理支持,在数据集成、科研系统问题监测、权限管理和报表生成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王主任还特别提及办事大厅统计界面在流程监控、使用人数与耗时统计方面的重要性,强调数据权限分配对保障数据安全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经费预算与执行情况监控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潜力。
科研处领导围绕知识产权申请与报账流程中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他指出,当前报账表格设计有待优化,流程应拓展至地方渠道,以增强全面性与有效性。针对年龄较大教师群体对财务流程的关注,他表示纸质表格仍占主导地位,大量手工操作影响了工作效率。此外,他还就大额项目资金的权益归属问题提出疑问,呼吁多方协同参与,共同解决当前知识产权管理与报账流程中存在的复杂问题。
建设方在补充发言中进一步强调了系统集成与数据管理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核心地位。他提出,应通过集中管理科研、学生、教职工等关键领域数据,推动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提升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同时,他建议以用户友好为导向优化系统界面设计,加强后台数据可视化,利用系统自动化处理减轻人工负担。同时还指出,需广泛收集各部门反馈,持续迭代系统功能,以保障数据准确性与系统实用性。
会议还就数据统计与财务系统对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建设方指出,当前审批流程完成后需精确统计参与人数,并提及财务系统对接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尤其是教师在项目报账进度查询方面的需求尚未充分满足。此外,为满足预算管理要求,各项目需进行详细预算编制,虽增加了工作量,但也为设备采购等业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本次会议全面梳理了信息化项目第二包的建设成果与现存问题,明确了下一阶段数据治理、系统优化与网络安全等重点方向,为持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