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脉络,2025年5月21日刘忠校长在行政楼401室讲授以“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为题的形势与政策课,围绕经济发展信息来源、应对挑战的支撑力量及青年奋斗方向展开讲解,内容精炼深刻。
校长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信息源于多重维度:一是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GDP、就业率、产业增加值等权威数据,直观反映经济运行态势;二是政策文件与战略规划,如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等,明确发展方向;三是市场主体的实践动态,包括企业创新成果、行业发展趋势等;四是国际机构的观察报告,从外部视角印证中国经济韧性。这些多源信息相互印证,构成全面认识经济的基础。

面对内外挑战,校长强调底气来自三方面:其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和统筹协调能力;其二,超大规模市场与完备产业体系,形成抗风险的“缓冲带”;其三,持续深化的改革开放,如自贸试验区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其四,科技创新的突破,从高端制造到数字经济,为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谈及青年担当,校长寄语学生:一要夯实专业基础,聚焦国家急需领域深耕细作;二要培养创新思维,敢于突破传统认知,在实践中探索解决方案;三要扎根基层一线,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产业升级,都需青年以实干贡献力量;四要保持开放视野,在全球化浪潮中把握机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这堂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既有宏观经济分析,又有微观层面的思考,为同学们打开了认识中国经济的新视角。同学们纷纷表示,课程让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增强了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也明确了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未来将努力学习,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体育学院
图文:张迪雯
编辑:冯茹霜
审核:刘飞飞、朱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