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旅游(艺术)系两个教研室全体教职工在教学楼1A304集中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专题研讨会,由何加健副主任主持;教务处胡燏副处长、杨莉老师、胡敏老师参与研讨。
何主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主题展开,提出要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他分享了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主讲的“在电路原理课程中实现课程思政的初步思考和行动”,强调“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在课程中体现思政,尽力做到在1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训练。分享了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教授罗新炼教授的“星辰为伴、上下求索—从教书到育人的探索”的主要内容:当“好老师”经历 “教书—职业;教学—事业;教育—志业” 三个阶段,如何实现当“好”老师到当“好老师”的转变,如何实现以“教”为主体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希望所有老师对课程和教学保持敬畏之心和责任之心。分享了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坚教授的“课程—思政—育人”的主旨演讲,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从经典文学历史著作中寻找文化自信,从中华文化中寻根溯源,把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润物细无声的运用到课程中去,通过引起学生共鸣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分享过程中,何主任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旅游系学生课堂管控存在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随后大家围绕“课程思政”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纷纷表示课程思政和思政进课堂很有必要,要把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与思想人文等综合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真正把学生培育成“才”。
谭宏主任总结讲到,课程思政的真正目的是做好育人工作,要真正对课程和课堂有敬畏之心,用认真的钻研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做一名让学生敬重的好老师,课程思政自然而然会达到理想效果。
刘永生老师为大家进行了近期数据采集工作的培训,提出了采集要求。最后,两个教研室分开进行了深入研讨。




文/图: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