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动态 > 正文

寻访珞珈足迹,淬炼青年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

作者:郑洁 | 发布时间:2025-05-13 15:59 |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守梅带领光伏材料24-2班由7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赴乐山龙神祠、文庙及乐山师范学院国立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弘扬西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探寻武大西迁乐山的历史印记与时代价值”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

在乐山龙神祠(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时期第二男生宿舍旧址)。讲解员彭园园老师以生动的讲解,带领学生穿越历史长河,感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武大师生为保存教育火种,背井离乡,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千里西迁乐山继续办学的艰辛历程和感人故事。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那段历史的尊重和对先辈们的敬仰,仿佛看到了当年师生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蕴含的坚韧与担当。

在乐山文庙(武大西迁校本部旧址),王守梅老师以“文庙讲堂里的家国情怀”为切入点,讲述了文庙在抗战时期作为教学场所的重要作用。武大师生在文庙中传道授业,将文化的火种传承在乐山这片土地上。王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西迁不仅是一次地理位置的转移,更是一场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在乐山师范学院校内的“国立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前,王老师结合武大西迁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对学生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王老师总结道:“西迁精神不仅是爱国奉献的丰碑,更是激励青年勇担使命的鲜活教材。希望同学们将‘艰苦创业、胸怀大局’的精神融入专业学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本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搬到历史现场,通过“行走的课堂”将红色历史转化为育人资源,这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更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入脑入心”。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文:王守梅

编辑:曾涛 彭嘉洲

审核:胡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