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2025年度全国职业院校能源动力与材料专业大类相关专业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分为上午场和下午场,下午场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活动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开展,来自全国80多所职业院校的千余名教师参与,共同探讨能源动力与材料专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佳出席会议并致辞,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邓盼盼主持活动。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主任宋凯进行主题发言,他指出,行业高质量发展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人才供给主渠道,其课程思政建设至关重要,本次活动聚焦构建行业特色课程思政体系,明确锚定产业需求、依托产教融合、顺应数字化趋势三项任务,并对教学团队提出做好产业故事讲述者、产教协同推动者、思政育人践行者三点期望,旨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立德树人要求转化为育人实效,为打造有色金属强国培育怀揣匠心与初心的青春力量。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二级教授邱葭菲以“‘润物无声’:课程思政核心要义、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为主题作分享,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清晰指引。他指出,课程思政的核心是依托非思政课以隐性教育方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调所有教师、课程、教学环节均承担思政育人功能,且并非新增思政课程或替代思政课,而是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建设上需遵循育人为本、协同性等原则,落实学校顶层、专业中层、课程基层三级设计,挖掘素材需符合契合性等“四性”与“四比例”原则,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与发展性、“知行”统一的评价体系;实践中易出现显性思政、牵强融入等12类问题及解决方案。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杨岍分享《产业驱动、虚实交融‘阳光工匠’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案例、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罗大为教授分享《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智福鹏老师分享《储能技术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并进行了教学展示、山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曲道宽院长分享《涵养君子人格培育大国工匠——课程思政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实践》案例。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彭丽教授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邱葭菲教授分别作专家点评,认为案例将绿色发展与能源强国理念融入教学,挖掘工匠精神、工程伦理与家国情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与创新精神。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案例《实践产业驱动虚实交融的阳光工匠专业思政育人模式》在教学载体融合,构建全过程、多元化评价体系方面提供了可借鉴样本。深圳职大案例《针对教学痛点,以项目式教学实施“两转换两对接”,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建有案例库。兰州资环大案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把握精准,融入新型储能技术》用易懂方式教学,思政融入自然。山东理工职院案例《结合地域文化,实施“四个课堂”育人体系》创新学生管理模式,课程思政融入自然。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主题鲜明、内容务实,涵盖专家引领、教学展示、深度点评等环节,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路径,融汇了专家智慧与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有深度、有广度,共同探讨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时代命题。
来源: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文字/编辑:杨岍
图片:彭嘉洲
编审:杨岍 朱子琴
审核:邓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