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增强交际沟通能力,12月14日晚19:30时,医护系在实训楼阶梯教室三开展了“人际沟通与交流”心理座谈会。此次活动特邀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蔡菲老师担任主讲,13级、15级各班心理委员及心理联络员参加此次心理座谈会。
活动伊始,蔡老师直接明了切入主题,从六个方面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正确的心理辅导:一、心理辅导的对象;二、心理辅导者的局限性;三、心理辅导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四、心理老师的作用;五、心理辅导的丰富含义;六、心理辅导的特点和长期性。同时,蔡老师用贴近同学们生活,考试焦虑的例子,引导同学们走出对心理辅导的误解,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了‘精神病’和‘神经病’的区别,进一步强调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随之,蔡老师还讲解了若干效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定型化效应等,并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正确的认识这些效应,不要被影响。期间,蔡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不时引得同学们笑声连连。
蔡老师还向同学们强调了倾听是人际沟通中最关键的技巧,它是成功的右手,而同学们的用字遣词、声音语调、表情动作则是影响有效沟通的三大因素。蔡老师还用《Lie To Me》--微表情,为同学们详细分析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最后,蔡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自我为中心转为关注他人、善于表达自己、用心理解和尊重他人,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鼓励同学们向她请教相关的心理问题。
此次活动,促使同学们深刻的认识自身的良好心态、语言对人的心理影响,从而有意识的注重对自身情绪、语言的调节,不断提高自身的交流与沟通水平,意义重大。




(医护系 宣传部新闻中心 图/王琳凤 文/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