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8月7日,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专题线上培训在“师培在线”平台正式开启。本次培训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同济大学承办。来自全国的122支教学创新团队以及18所大学培训基地的负责人,共计2769人参加。我院护理专业带头人马智群老师带领团队核心成员共2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围绕“制度框架与发展趋势”“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施”“学习成果评价与资格考试”和“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案例”五大模块展开,旨在统筹整合国内“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资源,完成赴德研修的部分核心学习任务,对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和模式进行本土化,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有效提升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推动教师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受邀出席开班典礼并作特邀报告《新经济 新技术 新融合 新双元》。鲁昕会长的报告高屋建瓴,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培训基地和中国职业教育战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让我们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充满期待与信心。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作报告
培训最后阶段安排了3个赴德国学习的教学团队进行成果分享,8个团队进行培训的学习心得汇报。来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岩松院长做了《德国老年护理职业教育的学习与实践》主题分享,介绍了该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赴德学习老年护理职业教育的收获与启示,以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FUU萨克森公益教育集团合作培养老年护理人才的经验及做法。通过黄院长的分享,我们对德国的老年护理职业教育依托地方行会、老年照护集团在《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下的办学模式与实践有了深度了解。德国的实践导师制、四步教学法对我院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很有裨益;在中德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实践的介绍中,我们了解了国内8所职业院校合力在借鉴德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标准、8个老年护理模块的设计与实践、老年护理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
在最后的深度对话环节,黄院长详细解答了马智群老师关于“德国护士的执业资格考试是全国统考吗?由国家哪个部门负责?“双元制”护士的基本学历是什么水平?”等问题。
在历时十二天的培训过程中,从探索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到了解德国职业教育制度方向与发展趋势,从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到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案例,从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介绍到护理养老人才的教育落地对接,从学习领域学校方案的开放到德国教育体系中文凭与资格要求,都是“职教人”在不断的努力学习和探索中取得的成果。
在结业致辞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宋磊副司长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出四点工作要求,希望加快实施步伐,加强课题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深化政企校协作机制,探索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服务保障。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
通过本次国际化课程学习交流,团队成员对德国“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增进了对德国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化的了解,对教学创新团队未来协同改革创新有很大启发,将培训的所学、所思、所得应用于创新团队建设及立项课题实施中,对标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和模式进行本土化探索,扎根课堂、聚焦教学、围绕质量,加强护理专业课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全面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着力提升教师按照国家护理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推动教师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辐射带动全系乃至全学院以及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护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乐山力量!
(护理系 图/文 张慧 编辑/杨庆)